2024年台灣車禍類型統計出爐!車禍妥善處理方式立即學


發佈於 2024/12/13| 最後更新 2025/02/24


[高齡駕駛特輯] 長輩車禍多,律師帶你看真實案例:長輩駕駛可以從中學到什麼?_banner

根據交通部道安總動員統計網2024年1月到9月的最新資訊,台灣在短短9個月的時間,已發生約30萬起交通事故等於每天就有8人死於車禍事故!其中又以未注意車前狀況或未保持安全距離、未依規定讓車、有號誌路口,轉彎車未讓直行車等類型最為常見。
這些事故雖多數屬輕微損害,但如果處理不當,有極大機率會引發複雜的法律糾紛。PAMO車禍線上律師團隊將深入分析各類車禍類型、補給你正確的預防方法與車禍知識!

目錄:

一、常見車禍類型與應對策略
二、車禍處理正確流程
三、車禍法律知識要點
四、PAMO車禍線上律師的創新法律服務
五、結論

一、常見車禍類型與應對策略

A. 未注意車前狀況或未保持安全距離

原因:車距不足、未注意前車急刹或遇突發狀況反應不及。

應對策略:

  1. 保持安全車距(至少兩秒反應時間)。(如何量安全距離?請參考交通部道安網教學)
  2. 在高速公路上避免長時間跟隨大型車輛,提前減速應對突發狀況。

法律建議:

若被追撞,請立即蒐集現場證據,包括肇事車輛的車牌、行車記錄器影像等,並報警處理。若前車無過失責任,則可依法向後車請求財物損失與醫療費賠償。

B.未依規定讓車

原因:

  1. 未依規定禮讓優先車輛(如救護車、消防車)。
  2. 車流量大時雙方爭道搶先,未依序禮讓,導致碰撞。
  3. 對讓車規定不熟悉,例如不清楚誰有優先通行權。

應對策略:

  • 熟記讓車原則:
    • 在環狀路口,環外車輛應讓已先進入環狀車道的車輛。
    • 行經交叉路口時,左方車輛應讓右方車輛優先通行。
    • 見到救護車或消防車,需立即靠右停車避讓。
  • 減速觀察:
    • 接近交叉路口時,應減速觀察來車,確認安全後再行駛。
  • 保持耐心:
    • 碰到車流密集的情況,應避免急躁搶道,引發不必要的碰撞。

法律建議:

  • 受害者應立即拍攝現場影像,記錄車輛位置、受損情況,並通知警方與保險公司。
  • 肇事者可能面臨《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》第45條的罰款,最重可罰新台幣九萬元罰鍰,還需承擔財損及人身損害賠償責任。
駕駛要進入圓環前,正確做法是「環外車輛要優先禮讓環內車輛先行」_GoNews
圖片來源:GoNews

C.有號誌路口,轉彎車未讓直行車先行

原因:

  1. 轉彎車未觀察直行車動態,因搶快而先轉彎。
  2. 駕駛人忽略路口交通號誌或標誌。
  3. 車輛行駛速度過快,轉彎時無法及時剎車避讓。

應對策略:

  • 遵守路權原則:根據交通規則,直行車享有優先通行權,轉彎車須讓直行車通過後再轉彎。
  • 減速轉彎:在轉彎前,應提前減速至安全範圍,並仔細觀察左右來車。
  • 保持清晰視線:遇到視線受阻(如大貨車或建築物遮擋)時,應停車確認安全後再行駛。

法律建議:

  • 若轉彎車未讓直行車導致事故:
    責任認定依《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》第48條規定,轉彎車應負主要責任。
  • 蒐證建議:
    1. 使用行車記錄器記錄事故全程。
    2. 若直行車受到損害,直行車向轉彎車主張財損、醫療費用及精神損害賠償。
    3. 報警調閱路口監視器畫面,以釐清肇事責任。
轉彎車讓直行車先行_PAMO車禍線上律師_圖片來源高雄市政府交通局
圖片來源:高雄市政府交通局

D. 其他車禍類型:停車場碰撞

原因:倒車視線受阻、停車技術不佳等。

應對策略:緩慢倒車,並充分利用倒車雷達和影像輔助。

法律建議:停車場事故大多為損害輕微,建議可與對方交換聯絡資訊和保險資料,同時報警以調閱現場影像,釐清肇事責任。

延伸閱讀:停車場被撞,還被記違規?起駛前,未讓行進中車輛優先通行,是什麼意思?

二、車禍處理正確流程

  1. 保持冷靜,確保安全
    車禍發生後,先檢查是否有人員受傷,必要時立即撥打119求助。
  2. 現場蒐證
    拍攝事故現場、車輛受損情況及肇事車輛訊息,並盡量尋找目擊者或監視器畫面。
  3. 報警與通知保險公司
    報警處理後,將事故通報保險公司,啟動理賠程序。
  4. 諮詢律師意見
    如有責任爭議或需進一步法律幫助,可向PAMO車禍線上律師團隊尋求協助。(點我查看服務方案

延伸閱讀:車禍當下該怎麼做?可以移車嗎?車禍處理SOP,報警做筆錄不慌張!

三、車禍法律知識要點

  1. 肇事責任判定
    • 依《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》,責任認定以交警現場筆錄及證據為主。
    • PAMO車禍線上律師團隊可協助受害者進一步提供法律分析與建議,避免遭受不公平對待。
  2. 賠償範圍
    根據《民法》第184條與195條,受害者可主張賠償包括財物損失、醫療費用及精神損害賠償。
  3. 保險理賠注意事項
    • 強制汽車責任險:針對人身傷害部分給付。
    • 第三人責任險:補償對第三方造成的財損與人身損害。
    • PAMO車禍線上律師團隊建議定期檢視保單,確保保障範圍足夠。

延伸閱讀:車禍要向誰請求賠償?可以請求的賠償項目有哪些?保險怎麼賠?

四、PAMO車禍線上律師的創新法律服務

PAMO專注於車禍處理與法律糾紛,提供會員高度客製化、不限時、問到飽的諮詢服務:

  1. 責任分析:快速釐清雙方責任,保障當事人權益。
  2. 保險處理:與保險公司溝通,確保理賠順利進行。
  3. 法律協助:若案件需要訴訟爭取賠償,PAMO車禍線上律師團隊將全力協助。

延伸閱讀:[新手駕駛特輯]保車險還不夠!從4個案例看律師如何帶你處理車禍問題

五、結論:知識是保障,專業是後盾

無論是未注意車前狀況、未讓車還是路口轉彎車禍,每個駕駛都應熟悉基本的交通規則並隨時警惕。若無法自行處理車禍問題,PAMO車禍線上律師團隊以專業的法律知識和豐富經驗,為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與協助。

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朋友
與客服聊聊